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秦国玲通讯员张佳琦毛永佳
大白棚为家长遮风挡雨、长条凳供家长等候休息、暖心驿站里有各类图书报刊、便利的雨伞、针线盒……年,在潍坊中小学幼儿园的门口,多了一批亮眼的大白棚,不仅为接送学生家长提供了歇脚的地儿,还成为教育惠民便民服务平台、社区文化建设示范平台,“有棚、有凳、有读物”的高品质“家长接送区”让家长们连连称赞。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区”处。为进一步提升“家长接送区”建设水平,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服务,12月2日,潍坊市教育局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妇联组织开展全市“家长接送区”现场观摩活动,各县市区、直属学校负责“家长接送区”建设的科室负责人员参与活动。
现场观摩晒亮点
家长点赞有温度
遮阳棚、长椅、坐垫、书袋、花架、热茶供应......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和高新区等8所学校“家长接送区”的使用情况,每一处“家长接送区”都彰显着教育惠民服务的温度。
在高新区高新双语学校,学校根据学生放入学路线在校门口南北两侧各设一个家长接送区,记者看到,两侧分设教育惠民便民服务平台、社区文化建设示范平台、家长教育智慧分享平台、学生个性化成长促进平台、学校育人成果展示平台、教育好声音传播平台六大平台,同时学校依托信息化建设优势,在接送区放置四块电子屏,滚动播放天气预报、餐厅菜谱、安全提示、校园动态、建党百年红剧展播以及暖心驿站使用指南,及时传递教育信息。
在奎文区宝通街小学,升级改造后的家长接送区集遮挡、休闲、阅读、便民、宣传、沟通于一身,除爱心椅外,学校还配置了书报袋,学校安排专人每天更新书报,方便家长利用等待学生的微时间阅读报刊、增长知识。便民箱里有70多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家长做好借阅登记后可阅读。而在相距不远的奎文区实验幼儿园,老师们贴心的购买了坐垫放在座椅上,在接送区,投放各类的杂志、报刊,还有放大镜、老花镜,家长和居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在惠民柜,放置了一套工具,包括医药箱、针线盒、五金工具箱、打气筒等,大家有紧急情况都可以自行使用,更加便捷、周到。放置一把雨伞,更方便家长和居民们在特殊天气使用。
在潍城区利昌学校的家长接送区,共有长凳38张,长桌7张,遮阳棚8个。夏秋季节,这里白天是家长接送区,晚上就成了附近居民的休闲区。在南三里学校,在政府的扶持下共投入二十余万元,升级家长接送区,从10条简单的长椅变成了有40条长椅加上长桌的“大白棚”,可容纳余名家长。学校家长接送区实行“校长值勤”制度,每天一位校长定点轮流执勤,深入群众并参与讨论,及时把握思想动向,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沟通。
在寒亭区河西学校,寒亭区委区政府投资近30万元,在学校门口东西两侧建造了家长接送区,占地平方米。每周一到周五都有值日校长,负责接送区卫生、安全,并接待有诉求的家长,及时回复、反馈,实行首接负责、一站办理的闭环服务,做好记录,第二天整理出电子版存档。
在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幼儿园家长接送区共用有10条长椅,配备了两个便民服务柜,其中一个柜内配置了打气筒、雨伞、卫生纸、医药箱、防疫用品等便民物品,另一个便民柜内放置家庭教育类书籍、幼儿绘本、教育报刊等,将家庭教育贯穿于家长等待的碎片化时间中。而紧邻的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家长等待区从早上7:00到下午18:00完全对外开放,在18:00点到次日7:00,如有需求,可以到传达室取钥匙。这里有供家长提高家教能力的书籍,有处理简单伤口的药箱,有适合在寒冷冬天喝的暖胃暖心的姜汤和茶包,有应对不时之需的雨伞和打气筒,还有学校童娃制作的特色手工品。
取长补短促提升
教育惠民更贴心
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孩子往往存在“校门口扎堆等候、日晒雨淋、焦急无助、家校沟通缺少经常化服务平台”等问题。特别是在接送学生的高峰时段,若遇天气突变往往会加剧家长的焦虑情绪,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堵心事”。
群众利益和诉求无小事。今年,潍坊市委、市政府从“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主动为民解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家长接送区”建设,在中心城区分两批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张拉膜遮阳棚处,实现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张拉膜遮阳棚全覆盖,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大白棚”“白帆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区”处。
“家长接送区”在为家长提供“遮阳避雨”等人性化服务的同时,将家校沟通共育融入家长接送孩子的碎片化时间,家长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家长等候区不光设了座椅,还有书袋、花架、热茶,等待孩子的时候可以坐会儿,舒服又贴心。”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说,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日晒雨淋”等问题,而且早来、晚走的家长可以和老师聊聊孩子的成长,周边居民、环卫工人也可以在此休息。
为进一步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里去,下一步,潍坊市教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持续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突出长效、注重实效,着力提升“家长接送区”建设质效,把“家长接送区”进一步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幸福空间”,让教育更有温度,让城市更有品质。
不断健全完善“家长接送区”功能建设,实现“有棚有凳有读物”。因地因校制宜,逐步配备家长读物、张贴教育惠民服务明白纸、教育惠民一码通,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有地儿坐、有事儿干、有话儿聊,还能学习成长表达诉求,既成为家长的“幸福空间”,又成为“成长空间”,让“有棚、有凳、有读物”的高品质“家长接送区”成为展现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风景线。
积极健全“家长吹哨、学校报到”工作机制,快速有效解决家长诉求。动员学校干部轮流在“家长接送区”为广大家长提供志愿指导服务,主动靠前一步了解群众教育诉求,并建立健全家长教育诉求“收集、解决、反馈”等快速解决台账,将问题和诉求化解在源头,提升潍坊教育惠民服务品质。
同时,潍坊市将进一步释放“家长接送区”建设红利,持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家长接送区”建设为载体,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教育惠民服务区制度,实现教育惠民服务全覆盖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将“家长接送区”建设成为“潍坊教育好声音传播平台、家长教育智慧分享交流平台、学生个性化成长促进平台、社区文化建设示范平台”等四大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持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