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原创二爷说,工具是木匠的魂,保护好

作者:杜启龙来源:《品读》年第2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木匠是农村比较热门的行业,号称“上百家门,吃百家饭”。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当时农户盖房的梁槫门窗这些木件,都需要木匠来完成。新房盖完后,置办桌椅板凳等家具也需要木匠;谁家要是嫁女儿,嫁妆中的橱子柜子更需要木匠。不像现在,给家具厂打个电话,直接送货上门。在当时,主家要事先备好木料,然后才能请木匠上门来干活,少则五六天,多则个把月。二爷就是我们家乡远近闻名的木匠。二爷做的活儿,被十里八乡的村人们称为“鬼斧神工”。他用刨子刮过的木板,光滑平整,一根木刺都找不出来;他凿过的榫眼,也丝毫不差。八仙桌是最考验木匠技艺的家具——它用的卯榫较多,很多木匠做出来后,桌子吱吱扭扭四处摇晃,只得再砸木楔补救。还有的当时做出来丁是丁卯是卯,但三两年后就出现木板开缝,榫枘分离,经不住时间考验。而出自二爷之手的八仙桌,一个人搬起来,另一个人用木头敲一下桌腿,发出的“棒棒”声久久不散,全然就一块木头雕成。别的不说,仅桌面就让人称奇。桌面本来是多块木板拼接而成,但二爷做出的桌面,完全看不出任何拼接的痕迹,就是一块大板子。有家来客端详着桌面,上下左右审视了好一番,最后疑惑地问:这得多粗的大树弄出的这一块板子啊?二爷的活儿好,找他做活儿的人也多。但二爷从不为了多干些活儿而赶工期。小到一个马扎,大到新嫁娘的组合橱柜,他都是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难怪有人宁愿等上两个月,也要把活儿留给二爷来做。二爷做活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碰他的工具。他说,斧头刨子锯,这些工具是一个木匠的魂,保护好工具就是守住自己的魂。每天晚上干完活收工的时候,他都会把凿、斧、锛、锯等所有工具收在一起,然后蹲下身来细细打理。锯齿上不能有一点木渣,刨子里不能有一点木屑。打理完第一遍,还要用一块蘸着机油的毛巾再细细擦拭一遍。不管天多晚、活儿多累,这些是必须要做的。把这些工作做完后,如果离家近,他会把斧、凿等小的物件装进专用的布兜里,把锯子套在肩上,肩背手拎地全部带回家。如果离家实在太远,他就在主家找一墙角,把锯子挂在墙上;地上铺一布片,把斧头、刨子、凿子等摆在布片上。做完这些还要特意交代,他离开后任何人不能碰这些工具。有一个冬天,二爷从一家离开后,主家想用木柴生炉子,就随手从布片上拿了二爷的斧子,用过后又放回了原处。第二天,二爷过来一看自己的工具,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二话不说,收拾起家伙什就走人了。主家纳闷,二爷就说,随便动用他的工具是对他的不尊重,他不给这样的人出力。二爷在20世纪90年代就去世了。那时我年龄还小,也不理解他的做法,只觉他是个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我和父亲有时也谈起二爷,发现二爷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小区门口有个修鞋铺,修鞋的是个残疾人,腿脚不好,走路要用双拐。这么多年来,他每天早晨8∶30准时“上班”。“下班”也准时,夏天晚上6∶30,冬天5∶30。周末他挂出一个精致的牌子,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周末休息,如有急需请致电。下面是一串手机号码。工作之外不知道他穿的什么,但只要开始“上班”,必定穿戴整齐,脚上的皮鞋也擦得能照出人影。看他一副穿戴整齐的样子,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不了解的还以为你是哪个单位的高级白领呢!他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别管白领黑领,都是工作,工作就要有个工作的样子。现在修鞋的人比以前少多了,很多修鞋铺都关了门,但我们小区门口的这个鞋匠却从不缺活儿,很多其他小区的居民也慕名奔着他来。前几天我去菜市场,看到一位被称作“鱼妹妹”的年轻妇女正在杀鱼,四周围满了顾客,大家宁愿排队等着买她的鱼也不到别处去。之前早听说过她卖鱼斤两足,鱼的肉质也好。我好奇,停下来看。只见她拿起一条鱼,刮鳞、去鳃、清内脏、片鱼片,一系列的动作丝丝相扣,如行云流水,让人怀疑这不是技术,而是一项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杀鱼的时候为了防止水溅到身上,她都会穿上一件雨衣。让人惊奇的是,她的雨衣很得体,像是量身定做的。在雨衣肩头处,还粘着一朵可爱的小花,好像一枚美丽的别针。无论是鞋匠还是这位“鱼妹妹”,他们肯定都是受欢迎的人。父亲就说过,二爷这样的人,靠谱。原标题:《二爷》编辑:星子柳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