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中欧班列危难时刻显身手
3月11日凌晨,随着一班满载货物的“穗满俄”中欧班列由广州大朗铁路货运站开出,这是年新春以来由广州发出的第4趟中欧班列。它将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14天后抵达公里外的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此次发车的中欧班列共搭载标箱84个,货物重量达.7吨,货值.61万元人民币。货物主要是来自珠三角、广深沿线科技走廊的皮具、家电以及通讯电子设备等。
受疫情影响,春节以来多家进出口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有不能如期按质履行可能,珠三角中小型企业和铁路部门对中欧班列是否能顺利开行也存在担忧。广州海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指导企业利用中欧班列这一国际贸易大通道,拓宽进出口新渠道,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实行“零接触”一站式服务,设立专窗和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安排专人跟进班列企业复工进度以及经营面临的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简化办理出口通关手续,指导企业用好中欧班列运力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海关政策优势,助推珠三角传统商品、特色商品、优势商品聚集出口。同时,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AEO互认合作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海关致力推动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加强中欧班列运输与内陆、内河、海运贸易通道对接,扩大海铁联运规模,使中欧班列物流链延伸至更多地区,中欧班列的辐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强。在这列中欧班列上,就有4个集装箱是来自南沙港的保税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快速出口欧洲。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中欧班列发车频次已经恢复到去年水平。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0条措施,广州海关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台具体扶持方案,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多程转关”的方式,企业可叠加利用铁路运输和远洋航运等优势,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提前申报’和‘收发货人免于到场协助查验’,充分利用‘线上海关’进行线上申报、审批、放行,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也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员聚集,减少了企业人力成本。”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关长杨静介绍。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两步申报’‘提前报关’‘担保放行’‘收发货人免于到场协助查验’多项改革措施,企业只需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查验所需单证资料,同时委托我们协助海关进行查验,不出门就能办理海关业务,非常节省时间和人力。春节后大朗的中欧班列恢复到每周开行两趟,我们今年还准备开辟东欧等沿线国家具有价格优势的货物返程业务,进一步扩大进口,同时探索开通更多精品班列的路线”。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温浩伟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穗满俄”中欧班列共发运标箱个(共6列),货物重量.97吨,货值人民币2.19亿元。
长沙海关:远程申报缩短通关时间
3月11日,长沙国际铁路港内,巨大的门吊正有条不紊地将集装箱装上列车。经长沙海关所属星沙海关查验放行,这列满载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和纺织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驶向白俄罗斯明斯克。1月1日-3月11日,中欧班列(长沙)共计发运班列53列,同比增长.66%;进出口箱量为标箱,同比增长.%;运输货物货值.68万美元,同比增长.%。主要出口商品为机械产品、汽车配件、日用百货、家电、服装等湖南特色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锑精矿、木材、奶粉等。
为确保班列正常运营,长沙海关所属星沙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0条措施,实行“零延时”接单、“零延时”放行。加强与地方政府、国际铁路港经营单位、中欧班列运营方的联系配合,提高疫情防控意识,严格落实现场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海关”实现远程申报,提高H机检查验比例,并利用视频监管方式远程协调查验前期准备工作,缩短查验关员现场作业时间。
春节复工后,企业急于办理进出口通关业务,中欧班列运营方节后一周之内集中申报了余票报关单。在做好防护前提下,星沙海关当班关员坚守货运一线连续奋战,加班加点完成审单、查验、放行等工作,保障了货物顺利发运。
杭州海关:因地施策全力助力
3月12日下午,中欧班列(义乌-明斯克)吉利号X次从义乌铁路西站出发,开往远在白俄罗斯的热吉纳车站。据杭州海关所属义乌海关数据显示,该班列满载82个标箱的汽车配件,是新年复工后发出的第三列吉利号。自2月10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开出春节节后复工的首趟班列以来,“义新欧”中欧班列已经恢复常态化运行。
据统计,1月1日-3月11日,“义新欧”班列共开行50列,共发运个标箱,同比增长36.3%。其中去程班列共发运50列,个标箱,同比增长65.8%。截至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先后开通至中亚、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英国、布拉格等11个方向的运行线路,辐射欧亚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涵盖浙江、上海、安徽等8省市货源,包括日用小商品、服装、箱包、五金工具等近种“中国制造”商品。
“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海关在确保防疫措施安全的前提下,采取24小时预约制度,做到随到随检,随检随放,确保进出口货物能够正常快速通关。”义乌海关监管二科工作人员龚冬冬表示,“同时,我们积极为物流企业在复工、通行等环节提供相关帮助。”
下一步,结合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发展实际,杭州海关所属义乌海关将重点围绕义乌铁路口岸枢纽站点建设展开工作,继续强化发展枢纽点建设,多项措施并举推进枢纽港功能先行,提升“义新欧”业务覆盖面,争取尽早把义乌铁路西站建成一个中欧班列枢纽站。
青岛海关:多式联运货物在青岛口岸移动非常便捷
3月12日上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内,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关员正对一批集装箱验核封志,这些集装箱乘坐胶黄小班列从黄岛口岸抵达这里,被安置在铁路两侧的重堆箱区。随后海关关员通过电子系统对集装箱进行通关放行操作,企业向铁路部门申请装列发运。很快,这批集装箱就被吊装上铁路班列驶离青岛。
胶州海关关员王朕惟介绍,当天多式联运中心内发运的班列共有两列。其中一列为中亚班列,搭载着80个标箱从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到中亚国家的过境货物,主要商品有山地自行车和棕榈油等。而另一列装有82个标箱的出口货物,这些货物主要是青岛和周边地区生产的车用高能量电容系统、手提包和线帘等,将乘班列出口至白俄罗斯。
为确保海关总署支持欧亚班列发展的措施落实到位,胶州海关第一时间研究并细化10条具体支持举措。自2月11日中心“齐鲁号”欧亚班列恢复正常班次运营以来,截至3月12日,共到发国际班列34列、标箱,平均每天到发欧亚班列一列。
多式联运中心信息化主管李晓鹏介绍,海关支持建设保税监管场所等举措促进了多式联运中心快速发展。去年6月他们把场站内仓库由8千平方米扩建到2万平方米。现在,海关支持建设粮食类指定监管场地、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快递类监管场所等项目,场站的仓库全部能够排上用场,相关项目也已经开始申建。有了这些大项目做支撑,下一步他们就可以申请开展拆拼箱、中转集拼、保税仓储、展示交易、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等延伸增值业务,进一步拓展“齐鲁号”欧亚班列业务范围,保障班列长期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中旬,海关在多式联运中心配备的非侵入式检查设备,通过了海关总署验收。在疫情期间,我们使用这台设备,提升非侵入式检查力度,通过关区集中审图,加速了货物验放。”王朕惟介绍,同时海关进一步优化国际班列监管,支持过境货物海运箱和铁路箱相互换装,降低过境集装箱商业封志验核比例,采用视频系统监控现场作业,减少人员集聚,保证了防疫复运两不误。
“在海关推动下,海关、青岛港、铁路、场站和企业的物流作业数据,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式联运中心业务主管张元帅介绍,进出口货物在青岛港和多式联运中心之间移动时,企业只需要告诉监管场所经营人移动需求即可,不再进行任何其他操作。经营人会向海关信息化监管系统发生移动申请,系统自动进行审核、放行和核销,还能自动生成青岛口岸的物流底账。海运和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中心高效衔接,多式联运货物在青岛口岸移动非常便捷。
兰州海关:中欧班列带来新就业
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0条措施。兰州海关结合甘肃实际细化11条具体举措,从支持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推动降低通关合规成本、打造班列通关“绿色通道”、支持中欧班列释放运能、促进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业务发展、支持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口、支持重点指定监管场地运营发展、支持中欧班列拓展业务范围、加快企业信用培育和认证、支持建设保税监管场所、加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中欧班列发展,服务甘肃放大“一带一路”优势,促进外贸稳步增长。
3月9日,一列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出发的中欧班列搭载总货值万元的亚麻籽和葵花籽抵达甘肃武威,这是甘肃省首次进口榨油用葵花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力不足,食用油库存下降明显,现在经销商都急着下单采购,可是,没有原料我不敢接单啊。这次成功到货,为后续原料持续进口探清了路,这下我就吃了定心丸,可以放心接单了。”进口企业负责人杨毅说。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运输渠道大幅缩减。兰州海关精准施策,纾忧解困,结合甘肃省实际,细化针对性举措,全力支持关区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口肉类、粮食、木材等。同时,着力打造班列通关“绿色通道”,推广实施无纸化通关、提前申报、“7×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化举措,应用顺势监管新模式,对中欧班列随到、随审、随验、随放,24小时保障中欧班列快速通关。
粮油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进境木材加工产业也正加快发展。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木材加工企业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进行加工。
“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公司通过中欧班列木材专列已经进口木材多方,主要是云杉、冷杉、樟松、雪松、白松、等优质品种,这个月底最晚下个月初,还有一列木材专列进来。”兰州新区路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有效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兰州海关积极支持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口,支持关区肉类、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口肉类、小麦、大麦、木材等,支持兰州铁路口岸(临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开放平台利用中欧班列进口汽车、机械设备等重要物资。着力促进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积极支持兰州铁路口岸(临时)向西开放新枢纽多式联运项目建设,允许中欧班列货物通过多程转关办理海关手续;积极参与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着力推动实现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有机衔接,加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十四地海关间的协调配合,凝聚发展合力,支持“北菜南运”“南果北运”双向对流,突出“牛羊菜果薯药”等地方特色,打造班列品牌。积极支持兰州中川机场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合一运营中心建设、中国(兰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商、邮件、快件运输业务。
年以来,甘肃省共到运俄罗斯木材专列5列,实现货值万元;俄罗斯进口电解铜专列2列,货值1.5亿元,俄罗斯粮食专列1列,货值万元。
郑州海关:支持中欧班列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3月10日,一列满载着饼干、蛋糕、果汁等多类商品的中欧班列(郑州)抵达郑州铁路中心站,郑州海关所属车站海关提前了解该批货物的申报要素,设立“绿色通道”,优化通关流程,从申报到放行仅用了1个半小时。
今年来,郑州海关已累计监管搭乘中欧班列(郑州)入境的食品61批,包括来自俄罗斯的饼干、德国的啤酒、意大利面、波兰纯牛奶等多个品类,为中国消费者的“菜篮子”带来异域的美味。
除了支持企业利用中欧班列不断扩大进口规模,郑州海关还主动作为,积极支持中欧班列(郑州)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中欧班列(郑州)跨境出口专线“菜鸟号”自开通以来就广受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为保障疫情期间出口不停,郑州海关成立通关保障团队,简便企业商品归类、转关申报等操作,做到申报、理货、查验无缝衔接,保障货物两小时内乘上班列,今年以来,共验放搭乘“菜鸟号”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清单.3万票,包括装饰品、儿童玩具、婴儿服装等多种商品。
2月2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进口运邮班列测试成功,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成为一条国际邮件陆路双向运输通道。郑州海关加强与阿拉山口海关的联系配合,协商采用运邮集装箱直通监管方案做好班列监管,同时“零延时”做好本省邮件验放。经初步预计,中欧班列(郑州)年运邮量可达1亿件。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恢复常态化运营。我们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铁路、监管场所运营人、货代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一次申报;落实“收发货人免到场”查验模式,着力解决企业往返场站不便的困难;利用H集装箱机检设备提升监管效能,实现了非侵入式查验,提高查验效率;落实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等工作部署,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