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知政袁华明
3月7日,是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杭州综试区”)获批四周年的日子。
四年来,杭州综试区的设立、建设和发展,创新了跨境电子商务制度体系,打开了杭州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形成了适宜跨境电商平台和服务商发展的新生态,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数字贸易从一种经济现象到商业模式,正在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贸易方式。
但同时也应看到,追兵渐近,国内综试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1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推广经验
3月7日下午,已经在美国待了两周的朱国强动身前往下一个城市——芝加哥,今年他准备在北美市场大干一场。作为浙江建德勇华集团的副总经理,他带领的勇华电器已经成为年销售额突破万美元的跨境电商标杆企业。
企业发展的背后,是杭州综试区不断推进产业转型深化、促进跨境电商与传统制造融合发展。
从年3月7日成为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整整四年间,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杭州综试区数字化转型、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实现“裂变”。去年3月,综试区更是发布了“新外贸新服务新制造”计划,一年间累计培育了近百家年销售超千万美元企业的“大卖家”跨境电商。
杭州综试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施黄凯介绍说,原先没有“大卖家”的说法,是去年在“三新”计划中提出的。杭州综试区以年销售额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为重点,围绕家纺服装、五金工具、家居卫浴等产业带,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出台通关退税等贸易便利化举措、企业负责人培训、服务资源对接等多项措施,推动一批传统企业“脱胎换骨”,继而成长为年销售额超千万美元的“大卖家”。
四年来,杭州综试区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既有曾在初创期在制度创新方面攻克难点的艰辛,又有其发展经验被国家认可进而全国推广的喜悦。年1月6日、年9月20日、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三次推广跨境电商杭州经验。
“这里的业态越来越丰富,包括物流、供应链、支付等,为我们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杭州嘉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短短两年多时间,嘉云已成为印度电商市场排名前三,累计用户超1亿,日出货20吨的跨境电商新锐力量。
如今,跨境电商成为杭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年,杭州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1%。其中,出口8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1%;进口33.47亿美元,同比增14.86%。
2综试区竞争日益激烈
从年杭州综试区获批开始,陆续有一批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其中浙江省内就有宁波、义乌两地获批。很明显,竞争越来越激烈。
从省内看,宁波综试区依托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宁波舟山港,发展跨境电商得天独厚,特别是在国际物流方面抢占先机;义乌综试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综试区,依托“义新欧”中欧班列以及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政策优势,在进口贸易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从国内看,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已达35个,除了第一批的杭州之外,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郑州、宁波等12个城市设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年7月国务院同意北京、武汉、海口、义乌等22个城市设立综试区。
作为第二批获批的郑州综试区,这几年表现抢眼。近年来,郑州综试区围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坚持制度创新引领,深度挖掘改革潜力,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内陆城市跨境电商发展的“郑州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值得留意的是,郑州充分发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等国家层面各项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在跨境电商投资、监管、金融、物流、人才等领域率先创新突破,形成跨境电商产业新优势。此前,年郑州获批为全国首批五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年)》。
另一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