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财富网
天工国际(.HK)5月4日发布盘后公告,公司拟先旧后新配售2亿股(占配售前已发行股份的7.71%),按配售价4.22港元募集资金约8.44亿港元(费后净额约8.34亿元)。所得资金的7%用于扩充泰国工业园项目,43%用于开发新精密工具产品,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管理层表示: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智能制造、数控化装备的水准不断提升,制造业对于高端精密刀具的需求强劲,前景广阔。同时,由于刀具材料的技术突破以及本地化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的优势,高端精密刀具的进口替代趋势也将越发显著。
一般而言,传统制造业升级离不开高端生产工具的替代,高端精密刀具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在生产制造转型过程当中,而最终形成了因技术迭代所带来的新“护城河”。
众所周知,在数控化率与刀具耗费指数逐年攀升下,高端精密刀具所具备的精细度、稳定性、高使用时长与单片价格等多个维度的优势都要显著远高于非数控机床所采用的焊接刀片,这突显出高端精密刀具在制造业升级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但无论从整体市场,还是从细分的高端精密刀具来看,中国国内企业是相对落后的,行业集中度也较为分散,奇怪的是,国内厂商之间激烈的竞争并不能带来占比的提升,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相关数据,年国内硬质合金刀具这一细分领域的产值占刀具行业总产值约47%,相较于世界63%平均水平,还远远落后了,换而言之,这里面至少还有15%的潜在增长空间尚未被满足。
从另外的数据来看,比如说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中,笔者发现我国刀具对进口依赖较大,年我国共进口刀具产值约亿元,占据国内总需求约35%。也就是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是被进口刀具所占据,若以国内硬质合金刀具这一细分领域但产值占刀具行业总产值约47%为参照物,3:1比例下可推导出15-16%的进口市场比例,也就是说中国与全球平均差距中所对应的市场需求,或许已被进口刀具所满足了。
再结合一个现象来看,近年来刀具进口比例的在持续下降,其背后的主要源于国内高端精密刀具产能的逐步释放,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刀具消费额占年机床消费额的一半,年我国刀具消费金额为亿元,占比仅约为25%。这意味着,未来缩少与世界平均或发达国家在刀具行业的差距,靠的也就是发展国产替代,以及国内的高端精密刀具两大路径。
因此,叠加了两大发展趋势(即国产替代、制造业高端转型趋势)的国产高端刀具市场,其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
公司希望通过此次募资,提前在高端精密工具行业中布局新产品开发及生产能力,有助于集团的长期发展,中长期的目标实际上是想持续提升公司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竞争实力,加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领先优势,进而谋求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和高端市场。
公司在高端精密工具战略布局,有机会使得其快速增长并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的切削工具业务成为公司“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持续驱动公司的成长换挡。
5月5日,天工国际(.HK)股价出现大幅回调,这主要是市场短期情绪的扰动,公司长期发展逻辑并未改变。
首先把时间区间拉长,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