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的秋冬,都与这座城有关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阿力米热

十月以来,一股中强度冷空气突袭,不少地方出现降温,这让无数还沉浸于十一长假中户外阳光、露营和周边游的人意识到,几乎一夜之间,秋天已经来了。

于是,怎么抵御这浸润在空气里的寒意,成了大部分人讨论的话题。在各大商城内,保暖又御寒保温杯行情开始逐渐升温。

电商平台唯品会数据显示,10月以来,保温杯的销量同比上涨30%以上。从地域上看,遭遇大幅降温的长江流域省份,是最青睐保温杯的地域。其中,江西、浙江、湖南、湖北保温杯销量涨幅位居全国前四,销量普遍上涨50%以上。

10月以来,保温杯的销量同比上涨30%以上图源:图虫创意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的保温杯产业发展迅速,在浙江永康、武义和广东潮安、新会、揭阳等地形成了产业集群。这其中,永康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年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70%以上。

永康杯壶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发展与积淀,逐渐成为了五金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永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永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温杯(壶)产值达至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68亿元,出口占销售比重60.7%,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32%的出口占比。

那么,这座以五金产业闻名的城市,为何能成为“中国口杯之都”?

立足长三角

永康的保温杯壶行业能发展起来,离不开区位优势。

打开地图不难发现,永康地处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南边缘,区域面积为平方公里。从地理上看,永康虽不沿海,但近海,是沟通浙中腹地与东南沿海的要冲,并且属于江浙制造聚集圈。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而以江浙沪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是国内制造业的聚集地之一,其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4,产业基础十分雄厚。

长三角是国内制造业的聚集地之一图源:图虫创意

具体来看,江苏省以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已经形成了50多个纺织服装集群,拥有常熟服装、江阴毛纺、吴江丝绸、张家港毛纺毛衫等板块;上海由于跨国企业云集,研发力量强大,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如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等。

而浙江的产业集群发展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产业布局主要是纺织、五金、服装等具有一定历史的传统产业。永康作为浙江省的县级市,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长三角产业的区域化集群,推动了自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制造业围绕全球化展开,海洋带来了大量的贸易机遇,永康虽不靠海,但距离长三角主要港口距离并不远,这样的地理区位,意味着永康具备发达的交通网络,杯壶产品无论是出口和内销,运输成本、供应链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除此之外,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认为,在浙江,一个县城就是一个产业集群,永康立足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向上海、杭州“靠拢”完善了工业相关配套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年永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台阶,达至.8亿元,同比增长21.9%,创近五年新高,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永康五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

五金,已经成为永康的产业地标,早在25年前的首届中国(永康)五金博览会上,永康就提出“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让世界五金汇聚永康”。

25年来,这一目标逐渐变为现实:以门业、电动工具、杯业、餐厨用品为代表的五金产品,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

目前,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中国科技五金城就坐落于永康市,市场内汇集了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及机电产品、金属材料、机械设备、装饰材料等上万种五金产品及相关产品,辐射国内及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杯壶产业作为五金产业中的一部分,经过多年发展与积淀,逐渐成为了永康五金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永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1-8月,在永康八大五金产业中,杯壶产业居于榜首,其产值达到.26亿元,约占五金产业总产值的16.8%。

永康保温杯产业不仅是当地五金产业集群的核心和龙头,在全球市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数据显示,年,永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温杯出口交货值达到68亿元,出口占销售比重60.7%,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32%的出口占比。

图源:永康市人民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