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脉、没资源、没背景的我,早在年时刚上完初中,年少轻狂的我却在此时选择了辍学,和村里的同伴一样,加入到了外出打工的大军里。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小作坊。
刚开始总以为自己能在外面闯出一片天,那时候的自己心比天都大,总认为别人能做的我都能做,别人现在拥有的,我同样也能拥有。
这样的心态保持了半年之后,慢慢的,梦想一点点的被磨灭掉,我记得当时的工资只有来块一个月,想着生活费元还能存元,都没有想过其它的花销。
可真正踏入社会之后,现实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换了多少分工作,有些人换工作是为了展现更好的自己,但有些人换工作确是总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就如当时的我一样,总认为自己不应该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
从这个小作坊跳到另外一个小作坊,还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还“假装”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
总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当时的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来说是体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当年的自己都不知道,迷茫,对就是迷茫。
在找工作途中,哪些小作坊的老板会经常告诉我,也是听到最多的话是:年轻人出来就要学一门技术,只要你有技术,不管在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是的,不会会饿肚子,当然也赚不了大钱,当时我加入农民工行业的第一站就是浙江金华市的一个县城,永康县,但当时永康已经是一个县级市了,在整个金华市,除了义乌,就是永康的经济发展最好,到目前为止金华下属的八个县都还是排名第二。
永康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以当时我在找工作时,除了五金工还是五金工,除了磨床就是车床,除了台转就是电镀等等。
在永康市,95%以上都是五金厂,那时候懵懂的自己还是选择相信了有技术就不会饿肚子这一说法,所以就选择了另外一个小工厂学了数控机床(车床)。
在此要说明一点,哪些小工厂所谓的学技术,也还是工厂的一线的操作工,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动作,而刚开始总以为自己比大工厂的装配工还要高级,那时候心里总想着“我是学数控机床的”。
再从新找工作的时候,一些作坊的老板问我会做什么?自己还很神气的说:我是做数控机床的,总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门技术,在永康县城内已经可以横着走,哪些数控机床的老板们都会抢着来找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的无知及幼稚。
这当中自己不知道换了几份“工作”,从小工厂的操作工到餐馆的服务员,再道送外卖,那时后没有现在的外卖平台,想要点外卖你只能打餐馆的电话,而且餐馆买多钱一份,点外卖也是一样,不像现在平台抽成,外卖小哥要收送餐费用。
如此循环经过两三年之后,当时的我思想上还是没有任何的进步,更谈不上见识,就这样一直在用自己的时间、无知和年轻去试错,且不只是一次,试错的成本已经让自己感觉到了麻木,有时候也想认命,自己就这样一直下去其实也挺好。
可世事难料,直到我和女朋友在一起,所有的压力一下子“潮”着自己一涌而来,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一个小丑,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要存款没存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一个三无人员,屌丝中的屌丝。
一下子自己长大了不少,明知道在工厂流水线上班,没有任何的前途,但是为了生活,还是像生活挂起了白旗,认输了,彻底像生活低头。
和女朋友在一起两年之后,闺女问世,后来就在一家磨床小作坊呆了4年,是专门帮一些工厂加工五金工具的零配件,但同时肩上的担子也重了不少。
从男朋友到丈夫,到父亲再到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这个过程的跨越,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就已经接踵而来,不得不接受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那时事实证明已经让自己喘不过气。
家庭只要有大的一些开支时,如有一次我父亲除车祸,住院费用就要3万块,一下子让我感觉天都要塌了,平时家庭的各项开支,孩子的开支等等,一个月的工资基本都不够花,那还来的闲钱?太多的事总是让自己喘不过气。
每当只要有上万元的一些开支时,总会抱怨自己当初为何不努力,或者是为何要选择此行业,如果自己年少时没有入错行,如今的自己也不会过的如此的狼狈。
可年少轻狂的自己,除了玩还是玩,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话,到是没什么大不了,失败之后起码还有从新开始的机会,但大多数农村人都一样,不管时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要用自己的各种方式去试错。
这就好比城里的孩子和农村孩子一样,城里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而农村孩子一出生,也是接受教育,但教育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区别。
人生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赛跑,但别人都已经穿上跑鞋整装待发,而我确只有一双拖鞋。
当我没有钱的时候,我也会借网贷,和其它漂泊在外的青年没有任何的区别,区别在于,别人越过生活越好,而我却好像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没有任何资源的自己自能用时间去换取试错的成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选择。当然了也还有用钱去试错,如去年我注册了一家公司,专做文具类,开始自己什么都不懂,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去对接厂家时,只要厂家有的产品,只要和文具挂钩的,就打款进货,导致到现在所有的钱都压在了货上面。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一直都在试错的路上,也希望所有人的试错成本不要太高,别和我一样,也许有的人错一次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