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古镇形成于明代,名“新行”。
明崇祯《嘉兴县志》记载,新行镇与新丰镇、王店镇、钟埭镇并称为嘉兴县四大镇。
据清代道光年间诗人李道悠(-)所辑《竹里诗萃》记载,唐宋时新篁还是村落,竹林茂密,村得名竹田里,简称竹里。
明朝弘治年间,竹里开设丝行,形成丝市,商民附市而居,遂有新行镇之称。
清道光年间,镇上的文人将“新行”雅化为“新篁”。
有诗云“放捎新竹密围楼,清云满地绿云天”,说这是“行”改“篁”的由来。
民国初期,新篁集镇人丁兴旺,工商贸易相当繁荣,被誉为万家灯火。
据汪胡桢(-)撰写的《嘉兴新志》记载,民国十七年(),镇上有电灯厂、碾米厂,四乡织布者近万人;商号有茧厂、米行、木行、衣庄、纱布庄等52家;小店铺户,其中茶馆就有35家,酒店40家。
每日有客轮和货轮通嘉兴、平湖和海盐等地。
年4月17日,日寇火烧新篁,“浓烟蔽天,三日不息”,“镇西房屋烧毁十有九者”。
几百年繁华古镇的精华为烧掠一空,历史老街镇南街只剩下太平寺一座大殿。
之后,日寇先后两次来烧抢,集镇从此衰落。
自从在嘉兴日报副刊《江南周末》上有幸读到张嫣撰写的新篁古镇游记后,心里便埋下了它的种子,文章中提及的历史古迹时不时浮上心头,“诱惑”着我前往一探究竟。
心动不如行动,年前的某一日,风和日丽,第一站向太平寺疾驰而去。
来到镇南街上,看到黄色外墙的建筑,估摸着这大概就是太平寺了吧。
天王殿就在镇南街上,在寺庙的建筑布局中,天王殿相当于门殿,所谓“门殿”,就是殿的造型,门的功能。
从天王殿沿着镇南街往西走几步,就来到了太平寺的正门,但通常情况下这里大门紧闭,游客的入寺通道并不是这里,而是在天王殿的东侧。
查阅资料可知,太平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年),南宋高宗曾避难于寺中,故名“报恩寺”。
至明洪武年间,时值瘟疫流行,凡饮用寺中井水者皆无恙,四乡村民纷纷来求水,保得平安,故改称“太平寺”。
清康熙年间,寺内隐然和尚创立独门伞拳,为世人称为活佛。
从此,太平古井、独门伞拳、楠木大殿、无字碑石被誉为“太平寺四绝”。
“太平古寺美园东,几杵钟声日未红。记得书楼惊晓梦,馀音袅袅扬春风。”
从前人的诗句中,不难想象古寺当年的盛况。
日寇入侵时,太平寺未逃厄运,唯独楠木大殿屹立于战火后废墟中。
年后大殿一直存放粮食,从不霉变虫蛀,成为一大奇迹。
无字碑石始终清晰地躺在大殿门口供桌下面,静静地恭候着礼佛之人。
而太平古井,虽屡经倾圮,依然无私地贡献着甘泉。
年,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批复下,太平古寺的重建正式启动。
年春,年届八旬的高僧宏正法师受礼请住持太平寺。
游览太平寺需要购买门票,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门票价格并不贵只需10元。
进入寺内,圆通宝殿映入眼帘。
财神殿内居中供奉着福禄寿,两侧是关羽和赵公明。
圆觉堂,想来是为了纪念圆觉法师而设立,在其他地方的寺庙中没有看到过。
圆觉堂内,墙上挂着的画,想来应该是对圆觉法师生平事迹的介绍。
鼓楼。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及观音菩萨。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幽冥教主”的匾额。
地藏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并列。
在民间,地藏菩萨普遍被视为地狱的最高主宰,也被称为“幽冥教主”。
太平寺前面就是太平桥。
太平桥横跨太平寺南放生河,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桥正对着山门。
现存的太平桥为乾隆廿九年()由里人张镇(金石学家张廷济之父)重建。
新篁通往平湖、乍浦的航船从桥下行驶。
由镇南街走入镇东街。
一处房屋内堆放着的家具一看就知道颇有年份,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供销社下属的旅社,“旅社”这两个字透着浓浓的时代气息。
供销社下属的日用杂货商店,在那个年代,供销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宣传标语。
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时,给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写了一封信,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
8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了该信的内容,并发表了《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社论,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
“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同样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标语。
镇东街上一处破败的老房子,繁华落尽,遥想当年风采,不胜唏嘘。
富有时代特色的口号和建筑。
供销社下属的副食品批发部,当年,供销社几乎垄断了商品流通领域。
入选嘉兴市文物保护点的大中桥。
大中桥又叫中桥,现存的桥是清道光八年()重建的四孔石桥。
大中桥位置在改革开放前是新篁镇最热闹的地方,桥两边镇东街和镇西街商店林立,农民们一清早在桥头、桥上摆满土特产篮子叫卖着,当时的大中桥是新篁镇的“贸易中心”。
自从建了青龙、太平二路后,大中桥由于车辆交通不便,附近店铺也逐渐冷落,现在从大中桥上过往的人少了很多。
镇西街这一带的房子显然有些年头了,木板上依稀还能辨认出“毛主席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当年留下的宣传标语口号。
寂静的老街空无一人,那年的繁华喧闹早已隐入尘烟,徒留丁溪河依旧缓缓流淌,守护着这一方土地。
横跨丁溪河的南星桥。
南星桥古时又叫新桥,清嘉庆五年()重建,是嘉兴保存最为完好的七孔石桥。
南星桥东侧岸边建有简陋的新篁耶稣堂,通过观察大致可以判断教堂建造有些年头了,目前该房屋可能已经废弃不用。
河岸边发现一株柿子树,光秃秃的枝头硕果累累,橘红色的柿子闪现着诱人的光泽,令人垂涎欲滴。
在镇西街南端竟然发现了一家卖狗肉的饭店,并且还特意用两块小黑板在店门口做了广告,狗的图案竟然还有几分神似,只是“红烧狗肉”这四个字实在过于刺眼。
反正我是从来不吃狗肉的,实在下不去口,太残忍了,面对人类忠诚的朋友,怎么下得了手?
位于镇西街的节孝牌坊(残余局部),建于咸丰八年(),为花岗岩石质,为嘉兴市文物保护点。
节孝牌坊流行于宋代,盛于清朝,是经官府奏准而建造,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是终生守寡妇女的一种荣誉,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道德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节孝牌坊,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虽是为封建社会宣扬孝道、贞节、尊老等传统美德树碑立传,也是倡导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物,更是历史古建筑的文化遗产。
位于镇西街67号的五金工具厂房,曾先后叫过铁器生产合作社、农具厂和金属螺丝厂。
该厂房建于年,现为嘉兴市文保单位。
最后来到了位于新篁镇北网船浜的北郭桥。
北郭桥又名八角桥、迎龙桥,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嘉庆三年(),跨青龙港河。
北郭桥系单孔石拱桥,西与一小石板桥连接,起到分水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构思可谓别具匠心,现为嘉兴市文保单位。
年10月,新篁、凤桥两镇合并成立新的凤桥镇,历史上曾经贵为嘉兴县四大镇之一的新篁从此沦为集镇。
现在凤桥镇重点打造的是梅花洲景区,新篁古镇的保护和开发遥遥无期。